如何才能买到合适的帆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说购买能力,用途,经验……
帆船是不能试驾的,很多时候我们只能从船厂的品牌和历史来判断,或者是通过船展还有网上的图片来确定是不是我们喜欢的内饰和设计,对帆船的航行性能一无所知,如果买帆船不了解她的航行性能的活,那就不如买条动力游艇,操控简单速度又快。
我们其实可以通过帆船的设计比率从纸面上来判断一艘帆船的性能,设计比可以从制造商那里得到,或者从制造商公布的数据自己测算出来。
帆船设计比率不仅可以告诉我们很多有关帆船的性能和操纵特性的信息,还能让我们对各个品牌的型号进行客观的比较。
以下是游艇设计师常用的五种主要公式及其衍生公式。
帆船设计的五个关键比率:
1. 排水量/长度比
D/L 比率 = D/(0.01L) 3
其中 D 是船舶排水量(单位为吨)(1 吨 = 2,240 磅),L 是水线长度(单位为英尺)。
D/L比率越高意味着载重能力和舒适度越高,但是惯性和阻力也越大。
- 100 以下:超轻排水量
- 100 至 200:轻型排水量
- 200 至 275:中等排水量
- 275 至 350:重型排水量
- 350 以上:超重型排水量
2. 帆面积/排水量比
SA/D = SA/D0.67
其中 SA 是帆面积(单位为平方英尺),D 是排水量(单位为立方英尺)。
SA/D比率可以预测帆船的速度潜力。比率越高,航速越快。
- 低于 16 则被认为动力不足
- 16 至 20 表示性能相当良好
- 超过 20 表明性能相对较高
3.压载比
BR = (B/D) x 100
其中 B 是压载物(单位为磅),D 是排水量(单位为磅)。
压载比可以凸显船只在恶劣海况下的稳定性和刚度。比例越高意味着稳定性和刚度越高,但湿润表面和阻力也越大。
- 40 以下:刚性较差,稳定性较弱
- 40 以上:更坚固,稳定性更强
4. 倾覆公式
CSF= 3√ (BM/D)
其中,Bm 是最大船宽(单位为英尺),D 是排水量(单位为立方英尺)。
此公式测量船只在极端条件下倾覆的概率,数值越低意味着的船只的抗倾覆能力越强。
- 2.0 以下(越低越好):更适合远洋航行
- 2.0 以上:不太适合远洋航行
5. 舒适度
CR = D/[0.65 x (0.7L1 + 0.3L2 ) x Bm1.33 ]
其中,D 为排水量(磅),L 1为水线长度(英尺),L 2为总长度(英尺),Bm 为最大船宽(英尺)。
- 20以下表示轻量级赛艇
- 20 至 30 表示沿海休闲帆船
- 30 至 40 表示中等离岸航行帆船
- 40 至 50 表示重型离岸航行帆船
- 超过 50 表示极重的离岸船舶
问题是,你能相信制造商公布的比例吗?遗憾的是,答案是“不能”。
因此,当你认为自己在进行同类比较时,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但让我们宽容一点,这并不总是故意欺骗——有两个主要参数,制造商公布的数据可能会导致误导性的设计比率。这些可以在制造商公布的排水量和帆面积数据中找到。
在几乎所有游艇制造商发布的数据中,排水量都被称为“空船”或空载重量排水量。
这是不现实的,因为全装备的巡航帆船的载重量要高得多。
由于排水量是所有设计比率中的关键参数,因此在比较一艘船与另一艘船的比率时应考虑载货重量。
公布的 SA/D 比率同样可能具有误导性,因为一些制造商热衷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船只的表观性能,引用的实际帆面积可能基于 150% 的甲板扫掠热那亚帆。从理论上讲,这将与竞争对手的船只进行不公平的比较,因为竞争对手的船只的比率是根据工作三角帆计算出来的。
对两组这样的 SA/D 比率进行客观的比较是不可能的。
仅当使用左图所示的 J、I、P 和 E 测量值以相同基础计算帆面积时,才能进行客观的比较。
左图这几个测量值与排水平2量数据一起就是你对不同帆船设计进行客观比较所需的全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