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锚时,应该放多长的锚链才安全?这是你必须做对的事情,因为太少你的船可能会走锚;太多的话,你就有可能撞上周围其他锚泊的船只。
决定锚链长度的主要因素是你要抛锚的水深。当然,如果是潮汐水域,你还必须考虑潮汐范围。
例如,在英国布里斯托尔海峡的一个港口,如果你把你的锚扔到的 3 m(10 英尺)高的低潮区,你会发现 6 小时后,船下面已经有 18 m(60 英尺)的水深。是的,这里的潮汐确实是 15m(50英尺)的范围。
因此,如果你在决定锚链长度时没有考虑潮汐的因素,那么现在你会发现自己陷入了麻烦。
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水手们必须应对世界上第二大的潮差——只有加拿大的芬迪湾可以打败布里斯托尔海峡的潮汐!
相反,在加勒比海水域(其潮差不超过半米(2 英尺)左右),你在考虑下锚长度时几乎可以忽略潮汐范围。
有效深度
船上的电子测深仪显示的是仪器和海底之间的深度,除非你输入了偏移量,这样它要么显示龙骨以下的深度,要么显示离水面的全部深度。
对于后一个深度,你需要添加船首滚轮在水面上方的高度,以获得有效深度。为什么?因为你要通过滚轮测量锚链的长度。
锚点发生了什么?
为了使锚发挥预期作用,链条对其施加的拉力必须是水平的,如下所示。
请注意,锚的尖锐刀片部分向下倾斜,当向其施加负载时,往往会将锚拉得更深。
然而,随着施加更多的力量,使得链条不再平放,锚杆将升离海床,如图所示。
最终,它会达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刀片失去了“嵌入”的倾向。
同样的锚,现在即将因锚链长度不足而走锚。
临界角和最小范围
达到该点的角度称为临界角,对于大多数现代锚而言,该角度在 15 到 20 度之间。
因此,为避免超过临界角,布置的最小范围是 [(有效深度)/sin 15],它非常接近有效深度的四倍。
因此,范围:有效深度= 4:1,这是理论上避免拉紧链条时锚被拉出的最小比率——但请注意“理论”和“最小”这两个词。
如果在布置了适当的范围后,另一艘锚定的船只位于你的摆动范围内——距离太近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4:1 的比例就可以了,链条不会拉紧,船会像下图中右侧的那样停在锚上。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阵风的影响都会被链条中的悬链线吸收,从而不会增加锚上的负载。
在强风中,船可能会像上图所示的那样, 4:1 的比例刚刚足够用,没有备用悬链线来吸收进一步阵风的影响。
注意: 锚链越重,拉直悬链线所需的力量越大。所以从这方面来说,链条越重越好……
现在,阵风将直接对锚施加冲击载荷,锚可能会被拖拽,或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会完全破裂。显然这不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愿意接受的结果。
那么该怎么办呢?
“正常”条件下的锚链长度
这是我通常做的事情:
部署 4:1 比例,然后用链钩连接一根 10m 长的弹性缓冲绳,以吸收在阵风中施加到锚上的冲击载荷。3 股尼龙绳就足够了,但 8 股尼龙绳会更好——任何小于 10m 的绳子都不太可能提供足够的拉伸力以产生很大的吸收。那些挂在船头的小短绳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没有链钩,请使用滚动的结将缓冲绳连接到链条上。这样,当风势减弱时,它就不会像链钩那样掉落。
终极安全的锚链长度…
这是我的建议:
布置 4:1 比例再加上两倍的船长——当然前提是有足够的空间,并且锚柜中有足够的锚链。
现在,你可以在泊位上轻松休息或上岸旅行,因为你知道自己已尽最大的努力来确保锚泊船只的安全。
一个例子…
对于总长 12m、船头距水线 1m 的船,建议部署的锚链长度为…
水深 | 有效深度 | 4:1 比例 (最小) | 加 LOA x 2 | 锚链部署 (理想) |
3m | 4m | 16m | 24m | 40m |
5m | 6m | 24m | 24m | 48m |
10m | 11m | 44m | 24m | 68m |
对于一艘携带 25 公斤锚的 12 m 船,70 m 的 10 mm 链条可能是你的锚柜中所需要的数量,但这仍然会限制你只能在 15 m(50 英尺)水深中提供 4:1 的比例。
这就是为什么在JOAN (12m LOA) 上,我们有一个 25kg Rocna 锚、80m 的 8mm G40 锚链,以及另外 30m 的8股尼龙绳,如果条件需要,可以挂在锚链的末端——以及一台电动绳链式锚机!
在陡峭的海岸上进行船尾锚
在这里,我们在一个陡峭的大陆架上放下了大约70米的锚链。但把船尾系在岸上的一棵棕榈树上,这样我们就完全安全了。
由于东北信风吹向近海,锚上根本没有负载——它只是让我们的船头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万一这里变成了下风岸,我们仍然没问题,因为锚必须拖“上坡”。由于海底倾斜超过20度, 永远无法达到锚点的临界角度。